|
【眾享薈】中關村印跡|鋪路石——四通打字機(上)
中關村 ·1987 對中關村來說,1987年是科技活力爆發的一年。包括我們前幾期的英雄 -今年表現良好:北京大學的激光照明系統今年被《經濟日報》采用,正式啟動了中國印刷出版業技術革命的第一槍;中文操作系統CCDOS此時,它正獨自走向世界;聯想漢卡突破了質量瓶頸,成為當時最好的漢字顯示卡;日本專利使用五字DEC公司購買,中國專利技術第一次賺到外國錢 …… 此外,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趙忠賢教授和同事們獨立發現了液氮溫區的超導體,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國家于去年11月18日宣布了863項計劃,該百年計劃的提出者(王大恒、陳芳云、王干昌、楊嘉昌)成為87年的風云人物 …… 無論是在高校還是在電子街上,這種繁榮都是不可阻擋的;無論是年輕活躍的科技實業家,還是老一輩的科學家,都不愿意孤獨;無論是出生在中關村,還是聚集在中關村的科技產品,都開始走向中關村舞臺的中心。然而,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繁榮,都很難掩蓋拳頭產品的邊緣——制作的MS系列中文打字機。這種介于打字機、打印機和計算機之間的時代產品以其質優價廉的優勢在全國各地銷售,創造了巨大的經濟財富。更重要的是,它結束了中國落后西方幾十年的文件處理,成為中國辦公自動化的起源。 80年代中關村街景街景 初 識 四通打字機的發明人是王緝志,他的父親是北京大學教授,語言學 ** 王力先生。王緝志雖然家學深厚,但并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1957年,王緝志被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錄取。當時,他只有16歲,是班上最小的學生。經過北京大學數學系六年的嚴格培訓,王緝志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文化大革命的到來擾亂了科學院的科研工作。心理學被稱為偽科學。王緝志隨著整個心理學研究所的老少,被分配到湖北五七干校。直到1971年2月,王緝志才回到北京,被分配到豐臺區北大冶金儀表廠當工人。1973年,他被調到冶金部新成立的自動化研究所從事計算機工作。 從那時起,王緝志深厚的數學技能開始與新興的計算機技術碰撞和融合。在研究所里,我們不僅可以學到很多計算機知識,還可以實踐真正的應用程序。1976年至1979年,王緝志加入了國家重點項目武鋼1.7米熱軋工程計算機控制研發工作組。這三年是他計算機知識和技術提高最快的三年,特別是對大型工廠的實時控制操作系統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理解。后來,在上海寶鋼二期工程的籌備階段,他與各國計算機專家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技術介紹和談判,從而在大型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的設計中學到了很多東西。1979年,王緝志成為計算機應用研究室一組的負責人。為了讓他在不久的將來參與寶鋼的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冶金部自動化研究所于1979年底派他到日本學習計算機軟硬件技術。 然而,另一個變化改變了王緝志可見的未來。1980年,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加快全國經濟的恢復。在農村地區,以小崗村為主,聯合生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大大加快了我國農村經濟的復蘇。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農業收獲的好消息逐年顯得普遍。為了集中有限的財政資源來促進經濟發展,國家果斷地啟動了大量重復的大型科研項目和尚未實施的技術引進項目。寶鋼的第二階段項目被推遲了。王緝志從日本撤回了上海,很快又撤回了北京。領導還沒有安排下一步該做什么。王緝志突然失去了目標,但有足夠的自由。 當時,他的小組考慮購買微型計算機。IBM的PC在推出之前,各種海外品牌的微型機器都有自己的優勢,處于競爭的局面。經過多次搜索和比較,王緝志決定保存一臺機器。他選擇了由澳大利亞華人匡振坤開發的 DATAMAX8000主機、美國TeleVideo由多國軍隊組成的終端(即顯示器)和打印機,性價比很高。DATAMAX雖然8000只是用Z80 CPU8位機,但配備了文字處理軟件 WordStar、試算表軟件Calculstar以及數據庫軟件dBaseII等等當時功能強大的軟件,這一切,為他打開了新的計算機應用之門。 英文字處理軟件WordStar 小 試 驗 他很快就熟悉了這三個軟件的使用,尤其是對WordStar有強烈的興趣。以前,他從未見過這樣使用免費的單詞處理軟件。然而,的機器也給使用帶來了一些麻煩。沒有相關的驅動軟件,王緝志不得不自己動手。他開始仔細閱讀打印機手冊。這時,他突然發現打印機的打印頭由八根針組成,每根針的動作都可以通過軟件指令控制。當時,中國使用的普通打印機都是字符打印機,只能打印abcd這樣的英文字母,這是一臺圖形打印機,可以打印由點陣組成的圖形。他靈機一動,連夜編寫了一個短程序,在打印紙上打印了冶金部自動化研究所七個漢字。今晚,王緝志興奮得徹夜未眠。他想了很多。這個小實驗的成功讓他看到,計算機處理漢字不再遙遠。 發明家的堅持被激活了,王緝志不能停下來只解決一個基本原則。他很快想到,要讓這個微機系統處理漢字,還要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 首先,要有一個漢字庫,這樣打印機才能真正打印漢字。如果沒有現成的漢字庫怎么辦?王緝志決定自己做。他從家里拿了一副圍棋,把塑料棋盤布放在桌子上。整個小組都動員了它。一個人用棋子放漢字點陣,另一個人用16進制數編碼字型,另一個人把數據輸入電腦。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工作,我終于制作了一套16套漢字,包括國家標準一級漢字x16點陣字庫。 有了漢字庫還不夠。如何將漢字文章輸入計算機?需要一種漢字輸入法。由于國家標準的一級漢字按中文拼音的順序排放,因此從工作量來看,開發拼音輸入法是最容易實現的。很快,一種簡單但實用的拼音輸入就完成了。 然而,下一個問題有點無法解決。他手中的顯示器是一個英文字符終端,只能顯示80x24個英文字符不能以點陣的形式顯示漢字圖形。拼音輸入法需要從許多同音詞中進行選擇。如果屏幕上不能顯示漢字,那么一切都將是空談。當時,只有專門從事漢字信息化的科研機構才能擁有像他需要的那樣處理漢字的圖形顯示器不是一件容易得到的事情。王緝志出于個人興趣進行研發,即沒有政府支持或項目批準,幾乎獨自克服了技術問題。 現實條件的限制并沒有阻止王緝志的聰明才智。他想出了一種非常奇怪的方法,在英語終端上實現了漢字顯示。他發現,在電腦屏幕上的所有英文字符中,字母M他用了16個最接近方形的點x16個“M形成一個漢字,這樣,雖然一個屏幕只能顯示四個大漢字,但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漢字輸入輸出系統。 王緝志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發明投入到應用測試中。首先,使用它dBaseII數據庫軟件幫助所里的財務科打印出了一份工整的中文財務報表,這讓財務科乃至科研處的同事們都贊嘆不已。第二次是在1983年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的北京市首屆換房大會上,西城區換房站采用了王緝志用dBaseII計算機查詢系統的高效率不僅讓在場的人感到驚訝,而且還吸引了《北京日報》、《計算機世界日報》等媒體的報道。1983年10月,第二屆中國信息處理國際研討會在武漢舉行。會議聘請了王緝志關于漢字處理系統的論文,王緝志有機會與全國專家分享和交流。 TELEVIDEO 英文字符終端 合 作 小小的成就讓王緝志對屏幕上的四個大漢字不滿意。如果你能處理易于使用的文字處理軟件WordStar處理漢字應該有多好!他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首先解決漢字顯示的問題,然后解決使用問題WordStar處理中文問題。 王緝志開始尋求合作。他首先找到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的賈丕長和劉歲月(音如秒)。他們都是倪光南漢字信息處理研究小組的成員,也是漢字顯示專家。在此期間,王緝志剛搬到雙榆樹,他可以每天泡在計算所的實驗室里向他們學習。三人合作非常愉快,工作效率也很高。 隨著視野的開闊,王緝志意識到了DATAMAX不管漢字系統有多完善,中國只有200個用戶,應該找一個更普遍的機器進行開發。就在這個時候,IBM·PC進入中國,業內有識之士普遍認為是微型機的未來,正好滿足了王緝志的研發需求。因此,他合作,因為它可以快速獲得國外最新的信息和信息,這對于開發一種新型號非常重要。 ,因為我用的是伊藤忠的打印機,所以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機會。然而,經過多次談判,沒有結果。王緝志印刷的中文樣品用于銷售宣傳工具。王緝志只能另找別的地方。他不會放過任何來中國做電腦展的外國制造商。他挨家挨戶地交談。然而,他不懈的奔波換來了一無所獲。 這可能是因為當時中國剛剛開放,所有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的首要任務是占領市場,獲取利益。作為一名個人開發者,王緝志并不代表市場或國有企業的大用戶。外國投資者自然對他的建議不感興趣。然而,改革中悄然改變的中關村讓王緝志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1983年初,中央連續三道“給予肯定”的批復,讓陳春先教授創辦的第一家民辦科技機構“先進技術服務部”(全稱“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服務部”),不但死而復生,還在海淀區委區政府的幫助下,升級成了“華夏硅谷研究所”。也已經成立,一南一北,屹立于白頤路上(即今天的中關村大街),有如在向世界宣告著中國民營科技企業的誕生地。盡管科技工作者走出大所深墻、“下海”辦企業還是社會上飽受爭議的事,但是在海淀區一班敢作敢為的地方官員支持下,人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些走出象牙塔的書生能為社會做出何等的貢獻。 王緝志也準備搬家了。他想:是否也,甚至,為了實現他長期以來的愿望?他向冶金部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提出了自己的非分之想:希望在自動化研究所進行體制改革試點。主任非常支持,立即提出研究所可以支付資金,讓王緝志先拿出一個計劃。該計劃移交給黨委后,很快就有了答復——該計劃被拒絕了。至于為什么,導演沒有再說一句話。 王緝志第一次嘗到了堅持夢想的痛苦和孤獨,這比他在電腦上遇到的問題要困難得多。他不想放棄,研究所也不同意,所以他出去尋找機會。他剛剛找到了私人科技企業。就在王緝志為夢想尋找機會時,機會找到了他。 80年代初 位于中關村 巧 遇 1984年夏天,在王府井新華書店門口,王緝志在五七干校碰巧遇到了他的老朋友王安石。他們互相了解了現狀。王安石立即建議王緝志:我們,叫,機制靈活來試試。 有時候,實現偶遇的不是命運,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欣賞。王安石一直很欣賞王緝志的才華。在他的介紹下,企業家們也和第一次見面的王緝志談得很好。這些企業家來自不同的科研單位或大學。他們聚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畢業于清華大學。這些人雄心勃勃,想為國家做點事。和王緝志一樣,他們曾經在原有的科研體系中沒有發揮作用,所以決定離開創業。當時,公司不能隨意注冊。不僅要解決啟動資金和辦公地點,還要有關聯單位和明確的組織關系。對于一群散兵游勇的科技工作者來說,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們遇到了不同的區委書記 賈春旺。 賈春旺得知科技人員的需求后,將其介紹給海淀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四季青鄉,促進了雙方的合作。一舉解決了創業初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從1983年到1984年,賈春旺只在海淀區委書記任職兩年,但他幫助了幾乎所有在此期間誕生于中關村的科技企業。當時,賈春旺一定沒想到,他會在三年內以年銷售額300%的速度成長為中關村的旗幟。王緝志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四通打字機發明人 王緝志 想了解更多 四通打字機的故事 請繼續關注下一篇內容哦~ 撰文 | 張慶生 張霽蘇 主播|張霽蘇 編輯| 劉震 審核 | 張奕
|